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历史 > 历史中考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历史中考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2021年05月07日 15:35:22 访问量:895

中招历史备考经验交流

泌阳县付庄中心校 教师         李文高

一、指导思想

第一,研究学生,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研究学生前期知识与经验积累,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情况,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教学,以学定教。否则,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需要等情况若明若暗,或一无所知,即使历史课备得滚瓜烂熟,也容易因脱离学生实际,而造成教学的失败。所以,我们备课时必须要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时刻关注学生。

我们常用的调查方法:

小测验;个别提问;板演;课堂观察;询问班主任等等

 

1)研究学生前期知识与经验积累。课前我们制作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题卡,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好中差各1-2个)做一做,了解他们对以往的知识是否回生,思维方法上存在什么问题,答题是否规范等。这种小测验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方法,而且灵活机动,用时少。

2)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变授“鱼”为授“渔”。如指导学生以知识结构图、图表法、年代尺等归纳整理知识。指导学生如何识读图片材料,从中得出史实,如何构思小短文等等。

3)研究学生学习时的生成与发展。及时地进行点拨和指导。上课时,多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教师不越俎代庖。即便是评讲试卷,我们也是先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在黑板上做一做,让他们将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而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评讲,指出容易犯的错误,答题的不规范之处,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答题方法。同时对学生合理的见解、正确的方法,甚至是创造性发现,必须加以肯定和鼓励。

 

第二、研究教材和课标,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重点在于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要求,掌握重点、难点,以及根据课标的教学层次要求,确立明确而适度的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中学习水平为:A:记识与鉴别(识记);B:领会与诠释(理解);C:分析与综合(运用);D:评价与启示(感悟)。

教师必须按照课标的不同层次要求来教学历史。提高或者减低学习水平,要么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么减小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层次一“识记”,是指能够知晓基本的史实,形成印象并加以记忆。行为动词有:知道、了解、、列举、简述、观察等。

层次二“理解”,能够明白历史事件的起因、性质、特征、意义、影响,以及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行为动词有“理解、认识、解释、说明”等。

 

层次三“运用”,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会收集、整理各种史料,得出合乎当时时空背景的结论。行为动词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简析、讨论、评述等。

层次四“感悟”,能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于“识记”层次来说,多是一些基本的史实,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读背死记住,俗话说“死去活来”,尤其是大事年表和单元回眸部分,必须烂熟于心,才能真正形成清晰的间线索和历史知识体系。如果不下一番苦功夫记住基础知识,能力的提升就失去了根基。不少材料题运用文学色彩的语言将历史事实描绘的很玄乎,好像谜语一般,但往往露出“时间”、“地域”、“人物”等提示词,大事年表熟的同学仅从“时间”上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提醒学生:做题一定要对时间敏感。时间是第一关键词。

例如17年说明检测上的选择题:米兰多拉(1463——1494年)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上帝之口说道:“亚当,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观点属于(   )

A.君权神授     B.人文主义     C .启蒙远动      D.民主科学思想。学生从米兰多拉的生活时代和著作名称,就可以判断选 B.

2016年中考第6题: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如果学生记不住国共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或者没注意到材料中的时间关键词”1946年1---6月“,就可能选错。

2017年中考第2题: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从人物“邓世昌”,结合战役地域,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姓名

籍贯

官职

阵亡地点

邓世昌

广东番禺

副将加提督衔

黄海大东沟

李仁党

湖南桂阳

副将加总兵衔

辽宁盖平

杨用霖

福建闽县

副将

山东刘公岛

 

课标明确要求“了解、知道”的史实,时间必须记住,但具体的经过,内容细节,某个时期的历史现象(如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大办公共食堂,共产风;民国时期的剪发辫、易服饰等)须通过让学生看图片、视频、听故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史实加深印象,不能只死记知识梗概。这也是我们在复习时不能抛开课本的原因。中考历史题大多以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老照片、社会生活片断(社会历史现象)来呈现史实,如果学生只死记知识梗概,学生就不能判断材料对应的是什么。如材料分析题:1895年,九江口的海关报告称:内地人民有尽用洋棉纱织成土布款式取其工省,而价值亦较土布棉纱为廉,且较洋布更为便宜。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如果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变化感受不深,学生就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层次二“理解”,更得找一些对应的具体史料让学生分析判断,如果学生得出的结论与课本上的史论或史论的某一点相符合,就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例如课标要求学生会评价洋务运动的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可以出这么个材料:1875年,招商局在外商联手压价相逼的形势下赢得了15万两白银,1876年盈利34万两白银。这说明了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得出: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说明学生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只停留在死记知识的层次。

在人民解放战争一节,课标要求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学生都能记住资料上整理好的标准答案,但未必真正理解。我们可以呈现如下材料考验学生。

 

 

 

1)刘邓大军中央突破,陈粟大军与陈赓部队两翼配合,迫使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东北解放军某部血战塔山6昼夜,以重大伤亡阻止了蒋介石对锦州之敌的支援。

3)陈老总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的小车推出来的。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因素各是什么?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外交一节,课标要求: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挥的作用。这属于理解层次,而我们的学生只会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但不会从相关的具体史实中总结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怎样的作用

2017年河南中招历史试题第23题第2问就呈现了这一考点。材料: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既然是结合所学知识,熟悉课本的同学可以在八年级下册P104找到正确答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人类共同发展。如果我们平时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标和课本的话,这句话就会理解,并记在心里。

 

至于层次三和四,课标上似乎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历年来的中考在逐渐加大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同时检验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2014年中考第22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用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税收入

其它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3分)

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2分)

 

本题运用包含大量的文字、图表材料,围绕洋务运动命制三个问题,依次深入、递进,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出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变化趋势、晚清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及洋务运动的关系,知道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业,并且针对以上的回答内容,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整个题目依托基础知识,注重理解和认识,又有严格限制,把分散在不同课节的知识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宏观、立体地认识洋务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类题目就要求学生达到第三、四的高层次。为此,我们必须通过专题复习对相关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形成大历史观,同时通过做一定量的中招模拟题来提高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从中培养他们人文素养和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

 

结合历史教材内容,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教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学习方法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在历史学习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有效注入各种学习方法,一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为准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三,加强研究课本与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防止出现“忘本”和“照本宣科”两个极端。

我们知道,课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现实生活远比课本更为精彩和丰富。但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获得教学资源的渠道基本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资源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教师应该走出书本,走进资源十富的现代互联网课程,走进现实生活,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

 

在复习备考阶段,我们须紧扣课标要求,大胆删减重组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隶,灵活施教。我们手中有成堆的试卷和丰富的辅导资料,但是不能只顾让学生做卷子,背资料而将课本抛在一边,须将二者有机融合。我的做法是将设问巧妙且合乎课标要求的试题批注在课本的相关知识点附近。例如在复习“丝绸之路”可以设问:东西方文明交往呈现什么特点?设计丝绸之路示意图。举出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融的史实。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每次读背知识点时,可以随时提醒自己某处是重要考点,会以何种形式设计题,促使他们十分留心,加强记忆和理解,学会应用和评价。

 

其实,课本上许多重要内容本身就可以作为情境材料设计各种问题。将某些相对抽象的历史知识(一般是事件的原因、性质和影响之类)融化为具体生动的史料,引导学生感知材料得出知识性的结论。如果学生得出的结论与课本的史论一样,说明学生们理解了,自然能加深印象。

例如有一个材料:“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除汉族外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民众直接参加抗战,海外侨胞以各种形式直接抗战”。问:该材料说明了什么?

这既可以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得出:中华民族有团结御侮的民族精神;又可以从抗战胜利原因的角度得出;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网上和资料上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生动史料多的是,我们可以挑选一些,服务于教学。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血有肉,生动感人,避免干巴巴的给学生硬塞知识,让他们心生厌烦。

第四、集体备课,团队协作,资源共享

一个人的认识和眼界总是有限的,我们须开放自我,多与他人交流学习,分工合作,分享成果和资源。这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复习进度以及各个阶段的操作办法:

1)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课本,夯实基础。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中招模拟训练。二月中旬到四月底完成一轮复习,先八年级后九年级,最后七年级,以八九年级历史为重点。五月中旬完成专题复习。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招模拟训练。其实一轮复习完成后就可以试着做一定量的中考模拟题,但必须经过精挑细选,或者自己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命题。到最后一周,再次回归课本,防止学生埋入题海。

 

2)操作办法:1.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扣课标要求,大胆删减教材,重组教材。课堂上以学生读背课本和做同步练习为主,教师少讲精讲(因为学生在课外一般没有时间学习历史),切实让学生夯实基础。别空谈培养能力,扎实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根基。

2.在专题复习阶段,引导学生寻找各章节的内在联系,有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虽然很多资料有现成的知识网络图或知识表格,但不如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图。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能加深理解和印象。

3.在中考模拟训练阶段,重点训练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及提炼概括的能力。精兵是练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4.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线索,应当以年代尺、大事年表的形式串联中外历史知识。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记忆,又便于学生检索知识要点。

 

5.指导学生写小短文(历史解说文),学会自拟题目(有概括性,突出主旨),联系类的短文要求写出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段和段之间自然过渡。对比类的短文要求在简述史实的基础上,指出人物或事件的异同。教师必须写下水作文,给学生提供范文,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写短文的过程是对重大史实的综合运用和融合贯通,指导学生写历史短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史素养。只要这种素养有了,做其他任何题都易如反掌。

6.注意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解说。展示若干相关联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概括它们的共性。这也可以为写短文打基础。

 

最后阶段,试卷成堆,教师必须提前做,挑选设计精当且合乎课标要求的题目让学生做,切忌盲目求多,更不能盲从那些所谓的“密卷”和“压轴卷”。因为学生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各科都做那么多的题。为引导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必须从众多试题中找典型题例(打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规范答题,切实提高解题能力。这叫“教师入题海,学生驾轻舟”

 

                                                                        2021.5

 

编辑:彭廷凯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泌阳县基础教研室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泌阳县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72602000113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